2 中空纤维纳滤去除水中异嗅的探讨

中空纤维纳滤去除水中异嗅的探讨

日期|2025.08.05

余杭自来水异嗅问题

716日,余杭区部分小区发生供水异常,媒体报道中自来水问题:有臭味。

原因调查结果:水样中检测出的硫醚类物质是一种有机硫化物,在水中较低浓度即可产生蒜味、沼泽味、腐臭味等异嗅。硫醚类物质为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

7月初以来,持续高温晴热,水厂取水口上游及周边一些水体藻类快速繁殖,随着降雨汇流,部分藻类及其降解产物(含硫醚类异嗅物质)汇集到取水口附近,由取水口进入水厂,导致出厂水臭和味指标达到3级。

虽然事情发生后余杭制水有限公司、余杭水务控股集团下属供排水公司先后采取水源切换、供水调度和水管冲洗等措施,但是仍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饮水安全问题与经济损失,饮水安全再次受到高度关注。

自来水异嗅来源

自来水中的异嗅来源通常为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是指一种由放线菌产生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泥土味。这种物质在水中含量极低时,人类的嗅觉就能检测到,每升水中仅需0.006~0.01 μg即可被闻到。

2-甲基异莰醇是指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一种土腥味物质,主要由藻类和放线菌产生。这种物质在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土霉味。

此次杭州自来水异嗅问题的来源又有不同,为硫醚类物质造成的,硫醚类物质是一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具有低嗅阈值、强刺激性气味及潜在环境健康风险等特性。

国家标准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水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2022年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新增了2项关于异嗅物质的指标,即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的相关标准,检测标准如下:

1、 出厂水必须无异臭、异味。

2、 2-甲基异莰醇浓度≤10ng/L;土溴素浓度≤10ng/L

中空纤维纳滤去除水中异嗅的探讨

在华东某水厂项目中,使用了欧美新材N80中空纤维纳滤进行深度处理,并对原水与产水进行了水质检测,检测数据如下:

        水样
项目    

原水

产水

限值

单位

土臭素

1.33

<0.72

≤10

ng/L

2-甲基异莰醇

1.85

<1.51

≤10

ng/L

注:产水中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浓度低于仪器检出限;

根据水质检测的数据,纳滤对两种异嗅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45.9%18.4%,但实际上,产水侧的两种物质都已经低于检测下限,水中的两种异嗅物质已经基本被去除。

硫醚类物质虽然未作检测,但硫醚类物质的分子直径通常在微米级到纳米级之间,此时通过中空纤维纳滤的物理筛分功能有相当的去除能力,通常在80%以上,结合预氧化(如次氯酸钠)可将硫醚转化为砜类(分子量增大且带电),此时纳滤截留率可达95%以上。

 

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饮用水的安全与品质也越来越重视,纳滤由于其选择性脱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特点,有着改善水质、去嗅去味、脱色除盐的作用,非常适合于市政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欧美新材推出的中空纤维纳滤在传统纳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的低能耗的特点,是市政自来水及直饮水处理的新选择。